登录 注册  |
基于气象资料的城市热环境研究
暂无评分 作者:李丽光,许申来,王宏博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3月 ISBN:978-7-122-18971-4 中图分类:X21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版权页 编写人员名单 前言 目录页 第1章 城市热环境研究进展 1.1 城市热环境概念、影响及其形成机制 l.1.1 城市热环境概念 1.1.2 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1.1.3 城市热环境的形成机制 1.2 城市热环境研究方法 1.2.1 城市热岛研究方法 1.2.2 度日研究方法 1.2.3 高温热浪研究方法 1.3 城市热环境研究进展 1.3.1 城市热岛效应时空特征 1.3.2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子 1.3.3 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1.4 城市热环境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2章 不同天气条件下城市热岛特征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不同天气定义 2.2.3 研究方法 2.3 不同天气条件下城市热岛特征 2.3.1 城市热岛强度的一般特征 2.3.2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城市热岛特征 2.4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不同时间尺度下城市热岛特征 3.1 资料来源 3.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研究方法 3.3 不同时间尺度的城市热岛特征 3.3.1 气象站的筛选 3.3.2 多时间尺度热岛强度特征 3.4 热岛强度的突变检验 3.5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近郊和远郊城市热岛特征 4.1 资料来源 4.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分析方法 4.3 城市近郊和远郊热岛强度特征 4.3.1 热岛强度的月变化 4.3.2 热岛强度的年变化 4.3.3 热岛强度的年代际变化 4.4 城市热岛强度与城市化因子的关系 4.4.1 绿地面积与热岛强度 4.4.2 人口数量与热岛强度 4.4.3 建成区面积与热岛强度 4.4.4 城市化指标与热岛强度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5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城市热岛强度特征及等级划分 5.1 资料来源 5.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5.3 城郊气象代表站的选取 5.4 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 5.4.1 城郊气象代表站的选取 5.4.2 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 5.5 城市热岛强度等级划分 5.6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站点选择对城市热岛特征的影响 6.1 资料来源 6.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域 6.2.2 分析方法 6.3 选站和未选站时年热岛强度特征 6.3.1 年热岛强度变化 6.3.2 年热岛强度等级变化 6.4 选站和未选站时月热岛特征变化 6.4.1 月热岛强度变化 6.4.2 月热岛强度等级变化 6.5 结论与讨论 第7章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子及形成机制 7.1 资料来源 7.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7.2.1 研究区域 7.2.2 研究方法 7.3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子 7.3.1 城市化指标与热岛强度 7.3.2 气象要素与热岛强度 7.3.3 年热岛强度与影响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7.4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 7.4.1 热岛过程的污染物浓度 7.4.2 模式验证 7.4.3 模拟结果分析 7.5 结论与讨论 第8章 热度日和冷度日特征 8.1 资料来源 8.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8.2.1 研究区域 8.2.2 研究方法 8.3 热度日变化特征 8.3.1 HDD月变化特征 8.3.2 HDD年变化特征 8.3.3 HDD年代际变化特征 8.4 冷度日变化特征 8.4.1 CDD月变化特征 8.4.2 CDD年变化特征 8.4.3 CDD年代际变化特征 8.5 度日与城市热岛强度及气温的关系 8.5.1 度日变化与平均气温 8.5.2 度日变化与城市热岛强度 8.6 结论与讨论 第9章 城市高温热浪特征 9.1 资料来源 9.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9.3 城市高温日数分布特征 9.3.1 高温日数空间分布特征 9.3.2 高温日数时间分布特征 9.4 高温热浪分布特征(空间) 9.5 结论与讨论 第10章 结束语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更多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