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共和与君主——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思想史研究)
暂无评分 作者: 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日期:2010/8/1 0:00 ISBN:9787208092983D.1733 中图分类:D092.52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页 序言 第一章 共和后中国之怪现状 第一节 政治之分裂——革命党人之排满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转变 一 革命之祸 二 自立与独立 三 政党、民主与政治分裂 四 排满与国旗——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两个内涵 第二节 民生之凋敝——经济平等与孙中山之民生学说 第三节 风俗之败坏——兼论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旧道德之争 一 崇洋媚外 二 学术昧亡 三 教沦丧 第二章 以夏变夷与以夷变夏公羊三世说及其重新阐释 第一节 三世理论与夷夏问题 第二节 董、何之争与晚清公羊学之发展 一 刘逢禄之“规何” 二 龚自珍、魏源与公羊学之转向 三 康有为之尊董与述董 第三节 近化论与康有为之三世说 一 《春秋》《礼运》与三世说之形成 二 三世说与西方物质文明 三 婚姻、家庭与大同理想的社会内涵 四 据乱时代的儒学及其现代命运 第四节 文质改制与夷夏异同 一 三正与通三统 二 三教与文质再复 三 改制与夷夏异同:以夷变夏与以夏变夷 四 三世与三统:君主、君宪与民主 五 保守与激进 第三章 孔教与国教 儒学之保存与重建 第一节 戊戌变法与儒学之宗教化 第二节 国教与信教自由 第三节 宗教之内涵与南海论诸教优劣 第四节 儒家与政治——论儒学与君主制度之关联与剥离 第五节 民国政府之废孔与尊孔 第四章 民主与专制:民生?抑或民意? 第一节 专制古今意义辨析 一 专制古义考 二 自由与专制 三 民主之普适性与地域性 第二节 宗族与国族——论君主制度之基础及其瓦解 第三节 议院与民主——兼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及其对西方道路的反思 一 民主与民权 二 议院:通下情与三权鼎立 三 民意、政党与代议制 四 君主立宪与虚君共和 第五章 宗族、地方自治与现代国家之构建 第一节 民初废省之议与联省自治运动 第二节 公民自治、个体自由与中央集权 第三节 地方自治:宗族自治与乡县自治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更多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