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暂无评分 作者:钱理群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 ISBN:978-7-5495-0378-0 中图分类:C52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版权 目录 辑 一价值、生活重建 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 一百块钱,有多轻又有多重———雪灾救助活动的启示 奥运会后的思考(2008年9月24日在北师大的演讲) 和志愿者谈生活重建(2008年10月5日在人民大学乡建中心讲,2008年11月8日在北京大学讲) 辑 二重建大学精神 《寻找北大》序 寻找失去了的“大学精神”———北大110周年民间纪念会上的讲话 学术研究的承担(2008年4月1日在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班上的讲话) 辑 三乡村文化和教育重建 屯堡文化研究与乡村文化重建———《建构与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序 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方法,组织与困惑———《学术视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序 关于乡土教材编写的断想 重建文学与乡土的血肉联系———李伯勇《旷野黄花》序 步行回家———读刘靖林《静听星月》 《艺文四季》的气味 老实人做老实学问———李光荣、宣淑君《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序 发出自己的,真的声音(2008年3月15日在“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师生文学联谊赛启动仪式暨校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重新认识打工子弟教育:震灾引发的思考(2008年6月1日在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师生文学联谊赛颁奖典礼暨“六一”赈灾义演会上的讲话) 请关注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草房子”杯作文竞赛获奖作品选》序 第二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评语 辑 四反思历史 示 众———反右运动中我在两次批斗会上的发言 我们已经付出了多大代价,我们还要付出多大代价———《烙印》序 一部揭示血淋淋的真实的“野史”———赵旭《风雪夹边沟》序 正视苦难,超越苦难———杨泽泉《回眸一笑》序 一本让我惊心动魄的书———王金屏《北大:1957》序 向“伟大的中国女性”脱帽致敬———雷一宁书序 序文两篇 辑 五面对现实 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 漫说“鲁迅‘五四’”(2009年3月11日在首都师大举办的“国家历史”讲堂,6月6日在兰州大学的演讲) 面对我们共同的困惑(2008年10月18日在木山英雄著《北京苦住庵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生命给出一个意义———和青年志愿者的一次谈话 直面中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读梁卫星《凌月,樊强,郁青青》 辑 六审视自我 《1948:天地玄黄》再版后记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后记 《活着的理由》后记 《漂泊的家园》后记 《论北大》后记 《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演讲录》后记 《致青年朋友》后记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后记 《做教师真难,真好》后记 《与周氏兄弟相遇》小序 附录一 附录二 辑 七杂 谈 京城“精神流浪汉”的写作———郑士波小说序 答中央电视台《大先生鲁迅》摄制组记者问(2007年6月25日) 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在“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会”上的书面发言 我和三联的学术因缘 阅读的危机和如何应对———郝明义《越读者》大陆版序 后 记 ..更多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