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重庆大学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C 社会科学总论
>
C8 统计学
SPSS数据分析教程
暂无评分
作者:李洪成 姜宏华 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ISBN:978-7-115-26410-7
中图分类:C819 ( 社会科学总论 > 统计学 > 统计方法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SPSS 数据分析教程
第1章 统计学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简介
1.1 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
1.1.1 统计分析的步骤
1.1.2 数据的类型
1.2 常见统计分析软件简介
1.2.1 SPSS
1.2.2 SAS
1.2.3 Splus或者R
1.2.4 其他数据分析软件
1.3 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发展
1.4 SPSS版本和授权
1.5 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特点
1.6 主要模块及功能简介
1.7 SPSS的安装
1.8 SPSS的几种基本运行方式
1.9 SPSS的界面
1.10 SPSS的图形用户界面
1.11 SPSS帮助系统
1.12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2章 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管理
2.1 数据管理的特点
2.2 SPSS数据编辑器简介
2.2.1 开始SPSS
2.2.2 SPSS的数据编辑器界面
2.3 新建数据文件、数据字典
2.4 保存文件
2.5 读入数据
2.5.1 读入Excel数据
2.5.2 读入文本数据
2.5.3 读入数据库数据
2.6 数据文件的合并
2.6.1 添加个案
2.6.2 添加变量
2.7 数据文件的拆分
附录:如何为数据库文件建立ODBC数据源
2.8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3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频率分析
3.2 中心趋势的描述:均值、中位数、众数、5%截尾均值
3.2.1 均值
3.2.2 中位数
3.2.3 众数
3.2.4 5%截尾均值
3.3 离散趋势的描述:极差、方差、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分位数和变异指标
3.3.1 极差
3.3.2 方差和标准差
3.3.3 均值的标准误
3.3.4 变异系数
3.3.5 分位数
3.4 分布的形状—偏度和峰度
3.5 SPSS描述性统计分析
3.5.1 频率入口
3.5.2 描述子菜单
3.5.3 探索子菜单
3.5.4 表格
3.6 应用统计图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3.6.1 定性数据的图形描述—条形图、饼图、帕累托图
3.6.2 定量数据的图形描述—直方图、茎叶图和箱图
3.7 数据标准化
3.8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4章 概率论初步
4.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仿真
4.1.1 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4.1.2 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4.2 理论分布
4.2.1 二项分布的分布函数和概率
4.2.2 连续分布的随机变量—正态分布
4.3 经验分布
4.4 抽样分布
4.5 置信区间
4.6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均值的比较
5.1 假设检验的思想及原理
5.2 均值
5.2.1 均值过程分析
5.2.2 双因素的均值过程分析
5.3 单样本T检验
5.3.1 数据准备
5.3.2 单样本T检验
5.3.3 置信区间和自抽样选项
5.4 独立样本T检验
5.4.1 数据初探
5.4.2 T检验
5.4.3 均值差的绘图
5.5 配对样本T检验
5.6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6章 非参数检验
6.1 非参数检验简介
6.2 单样本非参数检验
6.2.1 卡方检验
6.2.2 二项式检验
6.2.3 K-S检验
6.2.4 Wilcoxon符号秩检验
6.2.5 游程检验
6.3 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6.3.1 独立样本检验简介
6.3.2 独立样本检验举例
6.4 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
6.4.1 相关样本检验简介
6.4.2 相关样本检验举例
6.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7章 相关分析
7.1 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
7.1.1 相关关系的种类
7.1.2 相关分析的作用
7.2 散点图
7.2.1 散点图简介
7.2.2 散点图—旧对话框
7.2.3 用图表构建程序绘制散点图
7.3 相关系数
7.3.1 线性相关的度量—尺度数据间的相关性的度量
7.3.2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定序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度量
7.3.3 Kendall的tau-b(K)
7.4 偏相关分析
7.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8章 回归分析
8.1 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8.2 简单线性回归
8.2.1 简单回归方程的求解
8.2.2 回归方程拟合程度检验
8.2.3 用回归方程预测
8.2.4 简单线性回归举例
8.3 多元线性回归
8.3.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简介
8.3.2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8.3.3 应用举例
8.3.4 线性回归自变量进入的方式
8.4 线性回归的诊断和线性回归过程中的其他选项
8.4.1 回归分析的前提条件
8.4.2 回归分析前提条件的检验
8.4.3 回归诊断
8.5 非线性回归
8.6 曲线估计
8.7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9章 方差分析
9.1 方差分析的术语与前提
9.2 单因素的方差分析
9.2.1 描述性数据分析
9.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9.3 多因素方差分析
9.3.1 多因素方差分析简介
9.3.2 多因素方差分析举例
9.4 协方差分析
9.4.1 协方差分析简介
9.4.2 协方差分析案例分析
9.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10章 聚类分析
10.1 聚类分析简介
10.2 个案间的距离
10.2.1 定距数据(Scale Mearsurement)距离定义方式
10.2.2 分类数据的频数数据(Count)之间的距离
10.2.3 二分类数据
10.3 类之间的距离
10.4 系统聚类算法过程
10.5 系统聚类案例
10.6 K-均值聚类
10.6.1 K-均值法简介
10.6.2 K-均值法案例
10.7 两步法聚类
10.7.1 两步法简介
10.7.2 两步法案例分析
10.8 聚类分析注意事项
10.9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11章 主成分分析
11.1 主成分分析简介
11.1.1 主成分分析的目的与功能
11.1.2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理论
11.2 主成分分析的应用条件
11.2.1 Bartlett球形检验
11.2.2 KMO统计量
11.2.3 基于相关系数矩阵还是协方差矩阵
11.3 主成分分析案例
11.3.1 综合评价案例
11.3.2 主成分分析用于探索变量间结构关系
11.4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12章 因子分析
12.1 因子分析简介
12.2 因子分析的统计理论
12.2.1 因子分析的模型
12.2.2 因子分析模型的求解方法
12.2.3 因子分析的应用前提
12.2.4 因子个数的确定
12.2.5 因子的解释
12.2.6 因子旋转
12.2.7 因子得分
12.3 因子分析案例
12.3.1 探索变量间的结构关系
12.3.2 因子分析在市场调查中的应用
12.4 因子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12.5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比较
12.6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王阳明全集(第一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二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三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四部)
(明)王守仁
艺文类聚(第一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二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三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四部)
(唐)欧阳询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