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龙门山-米仓山褶皱冲断构造特征研究
暂无评分 作者:刘殊 出版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5647-0238-0 中图分类:P618.130.2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页 书名页 内容提要 版权页 目录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前陆盆地及其前陆冲断构造概念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米仓山前构造带以及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 第三节 龙门山前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 第四节 冲断构造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构造带区域地质特征 第一节 四川盆地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节 四川盆地周边构造造山带及主要断裂特征 第三节 四川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史 第四节 四川盆地边缘构造带的形成动力学背景——特提斯演化史 第五节 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史 第六节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特征 第七节 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应力场状况分析 第三章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第一节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特征 第二节 龙门山构造带构造分段性特征 第三节 龙门山造山带山前盆地特征 第四节 龙泉山构造带特征分析 第五节 龙门山造山带盆山耦合分段性、山前盆地分块机理研究 第六节 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分析 小结 第四章 米仓山前构造特征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 第一节 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构架概述 第二节 米仓山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述 第三节 米苍山山前构造带构造特征 第四节 米仓山山前构造动力学分析 第五节 米仓山山前冲断带形成机理及运动模式 第六节 通南巴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 第七节 米仓山山前盆地构造响应及构造带分段性机理 第八节 米仓山造山带性质讨论 第九节 米仓山-大巴山相互关系分析 小结 第五章 褶皱冲断带构造分段性与气田分布 第一节 龙门山前褶皱冲断带气田分布特征 第二节 米仓山山前褶皱冲断带气田分布特征 第六章 结束语 一、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冲断带 三、前陆冲断带油气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更多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