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重庆大学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C 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
暂无评分
作者:刘云柏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2240-4209-2
中图分类:C93-092 ( 社会科学总论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前言 3页
序言:继承古代管理文化 建设现代管理文明 建设现代管理文 明 5页
第一卷 27页
第一编绪论 28页
第一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28页
第一节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30页
第二节关于学科体系的研究方法 49页
第二章中华民族管理及其意识之起源与发展(一) 71页
第一节中国最初管理思想的载体—神话中的有关传说 72页
第二节中国旧石器时代之管理文化遗迹之图腾和氏族管理意识 85页
第三节木器时代之管理文化和意识 93页
第四节新石器中原管理文化遗迹之三宗管理集团意识的接触, 98页
第三章中华民族管理及其意识之起源与发展(二) 112页
第一节青铜器管理文化和主体管理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114页
第二节铁器管理文化及管理主体思想的萌芽 126页
第三节中国境内诸民族管理群体的融合以及其意识的发展 139页
第四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起源和发展的若干特征 145页
第四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起源之最初的典籍 151页
第一节《周易》 151页
第二节《管子》 156页
第三节《洪范》 160页
第二编中国儒家管理思想 163页
第一章中国儒家管理思想的一般综述 163页
第一节中国儒家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164页
第二节竞争是儒家管理思想取得中国管理运行主导地位的杠杆 169页
第三节儒家管理思想满足了农业社会的管理需要 173页
第二章夏、商、周的原始儒家管理思想(一) 180页
第一节上古华夏文化的渊源 180页
第二节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186页
第三节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礼治” 188页
第四节周公姬旦的“明德慎罚”管理思想 192页
第三章孔子儒家管理思想 195页
第一节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95页
第二节“仁“管理哲学理论 199页
第三节中庸之道 203页
第四节“畏天命”和“敬鬼神而远之 205页
第五节“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 208页
第六节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和本质特征 212页
第四章孟子儒家管理思想 217页
第一节孟子生平及其管理思想的形成 217页
第二节仁政管理学说 220页
第三节管理行为理论的“性善论” 225页
第四节“天人合一”的管理哲学 227页
第五节孟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229页
第五章荀子儒家管理思想 234页
第一节荀子生平及其治学方法与过程 234页
第二节“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236页
第三节“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天道管理哲学观 238页
第四节“知有所合,”管理认识论 242页
第五节“名定而实辫,道行而志通”的管理规范论 246页
第六节性恶论 248页
第七节苟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学术地位 251页
第六章董仲舒儒家管理思想 253页
第一节董仲舒生平及学术发展概况 254页
第二节“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的管理世界观 256页
第三节“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的管理行为思想 259页
第四节“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的管理伦理思想 261页
第五节“名号之正,取之天地”的管理认识论 264页
第六节“天不变,道亦不变”管理理论发展观 265页
第七节董仲舒儒家管理思想在汉初的意义 269页
第七章宋明理学管理思想 271页
第一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管理说 272页
第二节程颢、程颐的“天理”儒家管理思想 276页
第三节朱熹的“理本气具”管理思想体系 279页
第四节陆九渊的“心即理”的管理思想 283页
第五节张载“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管理思想 286页
第六节王守仁“知行合一”管理思想 289页
第七节理学管理思想的终结和地位 292页
第八章新儒学管理思想 300页
第一节梁漱溟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302页
第二节熊十力与《新唯识论))) 303页
第三节唐君毅、牟宗三的新孺家管理观 306页
第四节新儒家管理思想的学术地位 308页
第三编中国道家管理思想 313页
第一章中国道家管理思想的一般综述 313页
第一节上古社会中原始道家管理意识 314页
第二节中国道家管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 321页
第三节中国道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学术特征和发展分期 323页
第二章老庄道家管理思想 325页
第一节老子与《道德经)) 326页
第二节庄子和《庄子) 339页
第三章黄老道家管理思想 348页
第一节黄老道家管理学派与《黄老帛书》 349页
第二节《黄老帛书》论“道”的管理的二重说 351页
第三节“规侥毕挣”和“敌者早生争”的管理辩证法 353页
第四节黄老学派的积极“无为论” 355页
第五节黄老道家学派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357页
第四章太平经道家管理思想 360页
第一节太平经道家学派与《太平经》 361页
第二节“夫物,始于元气”的道、一管理思想 365页
第三节“失气则死,有气则生”的管理形神观 367页
第四节“人安得生为君子栽?皆由学之耳”的管理认识论 369页
第五节“相持而不分别”的管理辩证法思想 371页
第六节“各通达于一面”的知人善任思想 374页
第七节《太平经》的有关“民本”的管理思想 376页
第八节太平经道家学派的学术特征与价值 378页
第五章葛洪道家管理思想 379页
第一节葛洪的生平及其著作 380页
第二节“玄、道、一”管理本源说 381页
第三节“佐时治国”的管理行为观 384页
第四节“今胜昔”的管理进化理论 386页
第五节“以举才为首务”的人事管理思想 388页
第六节葛洪道家管理学派之评价 392页
第六章重玄道家管理思想 393页
第一节成玄英“重玄之道”的道家管理思想 394页
第二节王玄览的道体论管理思想 400页
第三节司马承祯及其主静去欲的管理思想 405页
第七章净明道家管理思想 411页
第一节陈抟的道家净明管理说及其历史地位 412页
第二节陈景元的净明管理观和治身治国的理论 418页
第三节刘玉新净明道家管理思想 421页
第四编中国法家管理思想 427页
第一章中国法家管理思想的一般综述 427页
第二章中国法家管理思想的最初发展 434页
第一节殷商西周社会的法家管理意识和行为 435页
第二节种族统治管理的动摇和反天神观的出现 438页
第三节上古原始法家管理思想之发展及终结 439页
第三章李悝、吴起法家管理思想 441页
第一节李悝“著书定律”的法管理观 441页
第二节吴起“明法审令”的国家管理方法论 444页
第四章商鞅、慎到、申不害法家管理思想 447页
第一节商鞅的“法治”理论 447页
第二节慎到的“势”的法家管理理论 455页
第三节申不害的由“任法”而重“术”的法家管理观 460页
第五章韩非法家管理思想 462页
第一节“人情者有好恶”的管理行为理论及管理矛盾观 464页
第二节“道尽稽万物之理”的管理天道观 465页
第三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封建集权管理思想 468页
第四节“恃人不如自恃”的法家国民经济管理观 469页
第五节“法治、赏罚、尽人之智”等具体管理行为理论 472页
第六节“不相容之事不两立”的管理思想方法论 474页
第七节韩非法家管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476页
第六章晃错、桑弘羊、曹操法家管理思想 477页
第一节是错“重农、屯垦、倡储”法家安郑定国的方针 479页
第二节桑弘羊“专卖、军垦、币制、平准,的法家经济管理思想 483页
第三节曹操“重农、重法、唯才”的法家决策理论 486页
第七章陆贽、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法家管理思想 489页
第一节陆贽的法家经济管理观 491页
第二节韩愈的国家决策思想 495页
第三节白居易富国安民的法家管理意识 498页
第四节刘禹锡“永贞革新”法家决策观 501页
第八章王安石、张居正、李贽法家管理思想 507页
第一节王安石的人才与市场管理观 509页
第二节张居正的法家治国方略 514页
第三节李贽“异端”法家管理说 518页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王阳明全集(第一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二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三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四部)
(明)王守仁
艺文类聚(第一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二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三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四部)
(唐)欧阳询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