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重庆大学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C 社会科学总论
>
C96 人才学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政策创新研究
暂无评分
作者:赵新喜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
ISBN:9787202078242
中图分类:C964.2 ( 社会科学总论 > 人才学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编委会
前言
目录页
第一章 绪论
一、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区域人才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区域人才合作是京津冀加速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
(三)区域人才合作是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二、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政策创新研究的内容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人才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一、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
(二)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三)我国区域经济理论概述
二、区域人才合作相关理论
(一)新时期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二)国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区域人才合作相关理论
三、国内区域人才开发实践
(一)长江三角洲人才合作
(二)珠江三角洲人才合作
(三)西三角区域人才合作
(四)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合作
(五)东北振兴与人才开发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情况综述
一、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进程
二、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主要问题
(一)合作积极性不高,尚未形成长效动力机制
(二)人才需求同构,尚未形成比较优势
(三)政策衔接不畅,人才市场相对分割
(四)发展环境不优,人才聚集效应相对较低
(五)合作领域不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三、影响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政策因素分析
(一)人事人才政策
(二)社会保障政策
(三)科技产业政策
(四)户籍管理政策
(五)金融财税政策
第四章 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框架思路
一、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目标
二、推进京津冀人才合作的原则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基本思路
四、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共享体系路径选择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人才政策创新研究
一、京津冀人才政策支持能力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二)评价模型
(三)京津冀人才政策支持能力评价
(四)京津冀人才政策支持能力比较
二、京津冀人才政策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一)京津冀人才发展环境对比分析
(二)京津冀人才结构对比分析
(三)京津冀人才投入对比分析
(四)京津冀人才资源消耗能值指数对比分析
(五)京津冀人才产出对比分析
三、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人才政策创新建议
(一)错位发展,形成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二)创新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三)以用为本,强化人才的柔性引进
(四)优化环境,加强科研载体建设
(五)提供保障,构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第六章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社会保障政策创新研究
一、京津冀社会保障地区差异分析
(一)京津冀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对比
(二)京津冀各项社保指标对比
二、京津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对比分析
(一)京津冀三地社会平均工资对比
(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对比
(三)养老金待遇计发标准对比
(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对比
三、京津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对比分析
(一)统筹层次不同
(二)缴费基数不同
(三)划入个人账户比例不同
(四)缴费年限不同
(五)在三级医院发生医疗费用标准不同
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养老保险政策创新建议
(一)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
(二)逐步缩小京津冀社会平均工资之间的差距
(三)建立区域人才合作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四)进一步完善河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关规定
五、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创新建议
(一)提高统筹层次
(二)提高缴费基数和待遇标准
(三)建立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建设河北沿海人才特区的几点思考
环首都、沿渤海七市人才合作调研报告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实施方案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联席会议章程
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天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封底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王阳明全集(第一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二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三部)
(明)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第四部)
(明)王守仁
艺文类聚(第一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二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三部)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第四部)
(唐)欧阳询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