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地图学
暂无评分 作者:胡圣武编 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 ISBN:9787811232998 中图分类:P28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测绘学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书名页 内容简介 版权页 前言 目录页 第1章 地图及地图学 1.1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1.1.1 地图的基本特征 1.1.2 地图的定义 1.2 地图的基本内容 1.2.1 数学要素 1.2.2 地理要素 1.2.3 辅助要素 1.3 地图的功能与应用 1.3.1 地图的功能 1.3.2 地图的应用 1.4 地图的种类 1.4.1 按地图内容分类 1.4.2 按地图比例尺分类 1.4.3 按制图区域分类 1.4.4 按地图用途分类 1.4.5 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 1.4.6 按地图表现形式分类 1.4.7 按地图的出版方式分类 1.4.8 按其他指标分类 1.5 电子地图 1.5.1 电子地图的定义与特点 1.5.2 电子地图的应用举例 1.6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1.6.1 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1.6.2 地图学的定义 1.6.3 传统地图(制图)学 1.6.4 现代地图学的产生 1.6.5 地图学的学科体系 1.6.6 地图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7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1.7.1 古代地图学的萌芽与发展 1.7.2 近代地图测绘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 1.7.3 地图学的现代革命 1.8 现代地图学理论 1.8.1 理论地图学 1.8.2 地图制图学 1.8.3 应用地图学 1.9 地图学的发展趋势 1.9.1 创新的地图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9.2 创新的地图学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1.9.3 创新的地图学应用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2.1 地图分幅与编号的定义与作用 2.1.1 地图分幅 2.1.2 地图编号 2.1.3 地图分幅编号的作用 2.2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2.1 国家基本地形图 2.2.2 旧的分幅和编号方法 2.2.3 新的分幅与编号方法 2.3 地图编号的应用 2.3.1 已知某点经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计算图幅编号 2.3.2 已知图号计算该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 2.3.3 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编号的行列关系换算 2.3.4 旧图幅号向新图幅号的转换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地球椭球体基本要素和公式 3.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1.1 地球自然表面——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体 3.1.2 地球体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 3.1.3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地球椭球面 3.1.4 地球的三级逼近 3.2 地理坐标系 3.2.1 天文坐标系 3.2.2 大地坐标系 3.2.3 地心坐标系 3.3 子午圈曲率半径、卯酉圈曲率半径、平均曲率半径和纬圈半径 3.4 子午线弧长和纬线弧长 3.5 决定新极Q的地理坐标(φ,λ)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 4.1 地图投影的概念与若干定义 4.1.1 地图投影的产生 4.1.2 地图投影的定义 4.1.3 地图投影的实质 4.1.4 地图投影的基本方法 4.1.5 地图投影变形及研究对象与任务 4.1.6 基本定义 4.2 变形椭圆 4.2.1 变形椭圆的基本概念 4.2.2 极值长度比和主方向 4.2.3 变形椭圆的作用 4.2.4 等变形线 4.3 投影变形的基本公式 4.3.1 长度比公式 4.3.2 面积比公式 4.3.3 角度变形的公式 4.4 地图比例尺 4.4.1 地图比例尺的定义 4.4.2 地图比例尺在地图上的表现形式 4.4.3 地图比例尺系统 4.4.4 地图比例尺的作用 4.5 地图投影的分类 4.5.1 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 4.5.2 按投影方式分类 4.6 地图投影的命名 4.7 地图定向 4.7.1 地形图的定向 4.7.2 小比例尺地图的定向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几种常用的地图投影 5.1 圆锥投影 5.1.1 圆锥投影的基本概念 5.1.2 正轴等角圆锥投影 5.1.3 正轴等面积圆锥投影 5.1.4 等距离圆锥投影 5.1.5 圆锥投影变形分析及其应用 5.2 圆柱投影 5.2.1 正轴圆柱投影的一般公式 5.2.2 圆柱投影变形分析及其应用 5.3 高斯-克吕格投影 5.3.1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条件和公式 5.3.2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变形分析及应用 5.3.3 高斯投影分带 5.3.4 坐标网 5.3.5 坐标规定 5.3.6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5.4 墨卡托投影 5.4.1 墨卡托投影的定义和公式 5.4.2 墨卡托投影的应用 5.5 方位投影 5.5.1 方位投影的公式 5.5.2 方位投影分类 5.5.3 等角方位投影 5.5.4 等面积方位投影 5.5.5 等距离方位投影 5.5.6 透视方位投影 5.5.7 方位投影变形分析及其应用 5.6 地图投影的识别 5.6.1 根据地图上经纬线的形状确定投影类型 5.6.2 根据地图上量测的经纬线长度的数值确定其变形性质 5.6.3 确定投影方式 5.7 地图投影的选择 5.7.1 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及使用方法 5.7.2 地图内容 5.7.3 制图区域大小 5.7.4 制图区域的形状和位置 5.7.5 出版的方式 5.7.6 编图资料转绘技术上的要求 5.8 地图投影变换 5.8.1 传统地图的投影变换 5.8.2 数字地图的投影变换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地图语言 6.1 地图语言概述 6.2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 6.2.1 地图符号的概念和意义 6.2.2 地图符号的分类 6.2.3 地图符号的功能 6.2.4 地图符号的特征 6.2.5 地图符号的定位 6.3 地图符号的量表 6.3.1 定名量表 6.3.2 顺序量表 6.3.3 间距量表 6.3.4 比率量表 6.4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6.4.1 视觉变量的概念 6.4.2 基本的视觉变量 6.4.3 视觉变量的扩展 6.4.4 视觉变量的组合 6.5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的效应 6.5.1 整体感 6.5.2 差异感 6.5.3 质量感 6.5.4 等级感 6.5.5 数量感 6.5.6 动态感 6.5.7 立体感 6.6 地图符号的设计 6.6.1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 6.6.2 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 6.6.3 符号设计要求 6.6.4 地图符号的系统设计 6.7 地图色彩设计 6.7.1 色彩的度量 6.7.2 色彩的感受效应与象征性 6.7.3 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 6.7.4 地图设色的特点 6.7.5 地图设色的原则 6.7.6 色彩的选配 6.7.7 地图上颜色的习惯用法 6.8 地图注记 6.8.1 地图注记的作用 6.8.2 地图注记的种类 6.8.3 地图注记的要素 6.8.4 地图注记的配置原则 6.8.5 地图注记的配置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7.1 普通地图的特征 7.1.1 普通地图的定义及其内容 7.1.2 普通地图的基本特征 7.2 独立地物表示方法 7.3 地貌表示方法 7.3.1 地图上表示地貌的目的 7.3.2 基本地貌表示方法 7.3.3 地貌表示方法的发展 7.4 水系表示方法 7.4.1 海洋要素表示方法 7.4.2 陆地水系表示方法 7.5 土质和植被表示方法 7.6 交通网表示方法 7.6.1 陆地交通 7.6.2 水路交通 7.6.3 空中交通 7.6.4 管线运输 7.7 居民地表示方法 7.7.1 居民地的位置 7.7.2 居民地的形状 7.7.3 居民地人口数量 7.7.4 居民地的类型 7.7.5 居民地的行政等级 7.7.6 居民地建筑物质量特征 7.8 境界表示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8.1 专题地图的特征 8.1.1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8.1.2 专题地图的类型 8.2 专题要素的基本表示方法 8.2.1 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8.2.2 线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符号法 8.2.3 布满于制图区域现象的表示方法——质底法和等值线法 8.2.4 间断呈片状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范围法 8.2.5 分散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点值法 8.2.6 现象移动的表示方法——动线法 8.2.7 适用于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分级统计区域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表法 8.3 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分析比较与综合运用 8.3.1 表示方法分类 8.3.2 几种方法的比较 8.3.3 表示方法配合运用的原则与可能性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地图综合 9.1 地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9.1.1 地图综合的实质 9.1.2 地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9.1.3 地图综合的类型 9.1.4 地图综合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9.2 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 9.2.1 地图用途 9.2.2 地图比例尺 9.2.3 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9.2.4 数据质量 9.2.5 地图符号的影响 9.3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9.3.1 内容的取舍 9.3.2 概括 9.3.3 位移 9.4 地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9.4.1 图形最小尺寸 9.4.2 地图载负量 9.4.3 制图物体选取基本规律 9.4.4 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9.4.5 地图综合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地图编制 10.1 地图编制方法与过程 10.1.1 地图编制的不同方法 10.1.2 地图编制过程与阶段的划分 10.2 地图设计 10.2.1 地图总体设计 10.2.2 地图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10.2.3 制图区域与制图对象的分析研究 10.2.4 地图设计书或大纲的编写 10.3 传统实测成图方法 10.4 地图编绘法 10.4.1 地图设计 10.4.2 地图编绘 10.4.3 地图出版准备 10.5 计算机地图制图 10.5.1 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10.5.2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10.5.3 地图分层 10.5.4 图形要素编辑 10.5.5 专题地图设计 10.5.6 图面配置与输出 10.6 遥感制图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地形图应用 11.1 地形图的阅读 11.1.1 读图的目的 11.1.2 读图程序 11.1.3 地形图图外注记 11.1.4 读图方法 11.1.5 整理读图成果 11.2 实地使用地形图 11.2.1 准备工作 11.2.2 地形图实地定向 11.2.3 确定站立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 11.2.4 实地对照读图 11.2.5 野外填图 11.3 地图量算 11.3.1 确定位置 11.3.2 确定方向 11.3.3 长度量测 11.3.4 坡度量测 11.3.5 面积量测 11.3.6 体积量测 11.3.7 沿图上已知方向绘制断面图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更多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