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聚焦好莱坞:奥斯卡光与影
暂无评分 作者:卢燕,李亦中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6/1 ISBN:9787301172308 中图分类:J997.12 ; J997.127-53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事业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版权页 中国著名导演谈好莱坞 孙瑜谈好莱坞见闻 张骏祥谈美国电影业 桑弧谈美国电影艺术家 谢晋谈奥斯卡奖 梦想的好莱坞 奥斯卡80年光与影 明规则与潜意识 晴雨表与风向标 全球传播与影响力 奥斯卡辨识:人性底线及其美学境界——略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的文化脉理和意义 风向东方吹:第81届奥斯卡传递什么信息? 清流一泓:跨文化互动呈现的东方情思 跨文化聚焦:最佳外语片的文化底蕴 多元汇通:梦非梦,以真切的人文关怀穿透现实 并非赘语:面对奥斯卡的潜规则 小金人注入“强心剂”——2007/2008年度美国电影暨奥斯卡奖述评 2007年度 2008年度 第81届奥斯卡奖 清波一池水如镜——中国学者美国电影研究综览 一、历史箱底中的好莱坞成色 二、独立电影的前世今生 三、电影教育的不同层面 四、积极关注电影产业运作 五、其他热点课题集纳 2007年度 2008年度 奥斯卡奖的新面孔与好莱坞政治学 星光闪耀在奥斯卡奖另一边——初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一、最佳外语片成就了奥斯卡光荣与梦想 二、风光在奥斯卡奖的另一边 三、对“奥斯卡情结”的一种解读 四、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与后殖民文化批评 民国时期“奥斯卡”在华传播 熊猫汤姆和花木兰随想 好莱坞制片模式引发的思考 一、他山之石 二、投石问路 三、石破天惊 美国主流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建构 美国科幻片中的科学技术形象 反叛的计算机和机器人 技术值得信赖吗? 技术中有恶吗? 科学家不是圣人 科恩兄弟与美国独立电影 一、美国独立电影的兴起与成熟 二、科恩兄弟:游走体制内外的另类制作 三、科恩兄弟绘制的美国影像地图 四、后现代风的类型混杂与类型超越 美国独立电影与女性电影奠基者玛雅·黛润 美国社会影视的发展与人类表演学 好莱坞与美国现代生活方式的传播——以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为例 一、美国电影业的崛起 二、好莱坞国际霸主地位的确立 三、好莱坞传播美国生活方式 四、好莱坞造就欧洲的“美国化” 美剧创作模式的启示 美剧运作机制 美剧创作团队 美剧编剧团队的根源 他山之石可攻玉 美剧中场景转换的新手法 付费电视品牌营销策略——以HBO为例 一、付费电视品牌策略 二、美国付费电视引领者HBO 三、HBO品牌策略 四、HBO品牌策略对中国付费电视的启示 迪斯尼乐园的成功之道及启示 一、电影主题公园概述 二、迪斯尼乐园的成功之道 三、中国内地兴建电影主题公园的思考 预见“007”——007系列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007”品牌的成功之因 品牌电影的原著之缘 品牌电影的经营之道 品牌电影的发展趋势 好莱坞“灰姑娘”剧情模式研究 引言 灰姑娘剧情模式 灰姑娘模式的颠覆 结语 美国无声片中的犹太人形象 [译者前言]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 中美大学影视教材比较研究 一、美国影视教育现状 二、美国影视教材特点 三、比照与启示 巩俐在好莱坞 巩俐享誉好莱坞 巩俐的魅力 美国影人眼中的巩俐 “巩俐天后”40岁的奇迹 “迷惘与渴望的边缘”——王家卫谈《蓝莓之夜》创作始末 引言 华人闯荡好莱坞的奋斗历程 早期华裔在好莱坞的打拼 本土华人飞渡重洋进入好莱坞 海外华人星光闪耀好莱坞 结语 抗战陪都重庆电影市场的好莱坞景观 啼笑因缘——范朋克与上海 风波中的初次造访 由京而沪故地重游 双重身份第三次造访 物是人非的终局 附录Ⅰ:2007—2008年度美国影坛大事记 2007年 2008年 附录Ⅱ:历届奥斯卡金像奖主要奖项汇综 附录Ⅲ:英文提要 后记 ..更多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