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分子遗传学原理
暂无评分 作者:吴乃虎,黄美娟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 ISBN:978-7-122-21240-5 中图分类:Q75 ( 生物科学 > 分子生物学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序言 前言 鸣谢 目录页 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发展 一、经典遗传学 二、生化遗传学 三、分子遗传学 四、基因工程学 五、基因组学 六、表观遗传学 七、结语 第二节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一、染色体概念 二、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 三、遗传的染色体假说 四、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第三节 遗传重组与作图 一、连锁与交换的概念 二、重组的物理证据 三、基因作图 第四节 DNA是遗传物质 一、DNA的发现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三、核酸的化学组成 四、DNA分子的结构 五、异常的DNA二级结构 第五节 RNA也是遗传物质 一、RNA病毒的类型 二、RNA是基因载体的实验证据 第六节 蛋白质也可能是遗传物质吗? 一、朊病毒 二、朊病毒的增殖方式 三、朊病毒疾病和朊病毒蛋白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因的概念及分子结构 第一节 基因概念的演变 一、基因与遗传因子 二、基因与染色体 三、基因与DNA分子 四、基因与DNA多核苷酸区段 五、基因与蛋白质多肽链 六、基因的核苷酸碱基顺序与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 七、基因的精细结构与分工 八、新类型的基因 九、RNA基因 第二节 基因的大小与数量 一、基因的大小 二、基因数量的估算法 三、不同类型生命体的基因数量 第三节 原核基因的分子结构 一、基因结构的若干概念 二、原核基因组的结构 三、原核基因的结构 第四节 真核基因的分子结构 一、真核基因组 二、真核基因的类型 三、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结构 第五节 移动基因 一、移动基因的类型 二、细菌的转位子 三、真核生物的转位因子 第六节 断裂基因 一、断裂基因的发现 二、断裂基因的特征性结构 三、外显子的改组与重复 第七节 其他类型基因 一、假基因 二、重叠基因 三、重复基因 第八节 RNA基因 一、转移RNA基因 二、核糖体RNA基因 三、小RNA基因 四、微RNA基因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心法则与遗传密码 第一节 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 一、一种突变基因一种代谢障碍 二、一种基因一种酶假说概述 三、一种基因一种酶假说的证实 四、一种基因多种蛋白质 五、基因拷贝数与蛋白质表达量的关系 第二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一、RNA的主要类型 二、RNA的高级结构 三、RNA的功能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 一、氨基酸与多肽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三、蛋白质的结构域 第四节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流向 一、中心法则的经典概念 二、中心法则的补充与发展 三、mRNA是遗传信息的中间载体 第五节 遗传密码 一、遗传密码的若干问题 二、遗传密码的破译 三、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四、遗传密码的阅读 五、遗传密码的拓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NA的复制 第一节 DNA复制的生物化学 一、DNA体外合成体系 二、参与DNA合成的两类关键底物 三、DNA前体物的从头合成 四、DNA合成的引发 五、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聚合作用 六、复制子概念 第二节 DNA复制的分子机理及特点 一、DNA半保留复制模型 二、DNA半不连续复制模型 三、DNA复制方式 第三节 DNA聚合酶 一、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二、真核DNA聚合酶 三、DNA聚合酶催化作用的分子机理 第四节 DNA复制体系的主要蛋白质因子 一、起始子蛋白质 二、DNA解旋酶 三、复合蛋白A 四、复制因子C 五、增殖细胞核抗原 六、DNA连接酶 七、拓扑异构酶 第五节 大肠杆菌DNA的复制过程 一、DNA复制的起始 二、DNA链的延长 三、DNA复制的终止 四、DNA复制的定位 五、DNA复制的保真性 第六节 真核染色体DNA的复制 一、复制的特殊性 二、复制的起始 三、核小体的复制 四、复制的定时 五、染色体DNA末端复制问题 六、克服末端复制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因的转录与加工 第一节 引言 一、原核基因与真核基因 二、基因转录与DNA复制的比较 三、原核基因与真核基因转录的差别 第二节 RNA聚合酶 一、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第三节 基因转录的酶催过程 一、RNA合成的化学特性 二、原核基因转录的起始阶段 三、原核基因转录的延长和校正阶段 四、原核基因转录的终止阶段 五、抗生素对转录的抑制作用 六、转录的抗终止作用 第四节 真核基因转录的特殊性 一、真核基因转录因子概述 二、RNA聚合酶Ⅰ的转录起始 三、RNA聚合酶Ⅲ的转录起始 四、RNA聚合酶Ⅱ的转录起始 五、RNA聚合酶Ⅱ的转录延长 六、RNA聚合酶Ⅱ的转录终止机理 第五节 RNA转录后加工 一、转移RNA的加工 二、核糖体RNA的加工 三、信使RNA的加工 四、不同类型内含子的剪接机理 五、RNA可变剪接 第六节 RNA编辑 一、锥虫的动质体 二、RNA编辑现象的发现 三、RNA编辑的分子模型及机理 四、RNA编辑的主要类型及其生物学意义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因的翻译与加工 第一节 参与基因翻译的主要因子 一、信使RNA 二、转移RNA 三、氨酰-tRNA合成酶 第二节 核糖体 一、核糖体的组分 二、核糖体蛋白质定位技术 三、核糖体的组装 四、核糖体的结构 第三节 多肽链合成的起始 一、若干有关的重要概念 二、多肽链合成的起始 三、原核生物翻译起始步骤 四、真核生物翻译的起始步骤 第四节 多肽链合成的延长 一、概述 二、核糖体的三点模型 三、氨酰-tRNA的定位 四、肽键的形成 五、核糖体的移位作用 第五节 多肽链合成的终止 一、终止密码子的功能作用 二、终止密码子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 三、释放因子 第六节 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与修饰 一、蛋白质翻译后共价修饰 二、蛋白质剪接 三、蛋白质翻译后切割 四、二硫键的形成 五、蛋白质折叠 六、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索引 ..更多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